總投資50億元的京東集團長春亞洲一號項目效果圖
總投資10億元的中關村信息谷創新中心項目效果圖
總投資22億元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園項目效果圖
總投資37億元的普仁國際醫療健康城一期項目效果圖
總投資10億元的晰晰農業發展中心項目效果圖
總投資36.8億元的長春北湖新城吾悅廣場項目效果圖
總投資25億元的長春鐵路綜合貨場項目
總投資54億元的航天信息產業園項目
總投資63億元的龍翔國際商務中心A區項目
總投資20億元的長德智能裝備產業園項目
總投資35億元的歐亞北湖購物中心項目
總投資94.5億元的天都國際商務中心項目
產業是強國之基、興國之本,更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近日,省委書記巴音朝魯在長春新區調研時指出,長春新區在全省振興發展全局中地位特殊重要,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持續深入推動高質量發展,在推進全省走出振興發展新路和長春市“打先鋒、站排頭”進程中當尖兵、作表率。要以數字化智能化引領轉型升級,著力推動產業、模式和體制機制創新。要加快全方位開放,進一步加強通道和平臺建設、加快產業和貿易發展。要優化人才環境,全力引進、培養高端人才和頂尖團隊,切實注重基礎型、應用型人才隊伍培養建設,特別要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揮新一代創新企業孵化器在創新型中小企業培育和人才培養上的重要作用。要做新時代的奮斗者,切實把項目建設好、把招商引資引智實施好、把“三抓”“三早”開展好,以亮麗的成績單,給全省作出表率。
省委常委、長春市委書記王君正在長春新區調研時指出,長春新區要以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要培植新興產業、做強實體經濟,著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見成效。要優化產業結構,著力在推動轉型升級上見成效。要強化創新驅動,著力在培育發展新動能上見成效。要深化改革創新,著力在優化發展環境上見成效。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在建設宜居宜業城市上見成效。
打造一個創新繁榮的新區離不開項目建設和產業支撐。長春新區始終堅持“項目立區、項目為王”的發展理念,一批批重大項目正在熱火朝天地推進當中,真正做到了儲備一批、開工一批、達產一批,不斷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今年,長春新區計劃全年開工項目406個,其中,新建180個,續建226個,總投資達到2500億元,當年計劃投資790億元,其中產業項目占比61%。大項目建設對新區的支撐作用越來越強,在引領城市創新發展的同時,也為長春全面加快振興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近年來,隨著國家密集出臺一系列促進東北經濟增長的政策,新一輪東北振興正鴻篇開卷。作為全面振興發展的“領頭雁”、改革創新的“試驗田”、宜居宜業的“示范區”,長春新區重擔在肩。未來,將牢牢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強化有效投資第一、項目優先的發展理念,以求真務實的精神干事創業,全力以赴地推進各項重點任務,切實在新區形成大抓項目、大上項目、大建項目的濃厚氛圍。
以創新繁榮經濟,以項目立區引領打造東北創新繁榮“新樣本”。我們深信,在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中,長春新區一定會再創“新區速度”,試出“新區經驗”,走出創新發展新路,成為吉林創新繁榮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
長春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在發展方式、發展路徑、發展目標上,都追求高質量發展,提高發展標準和項目準入門檻,堅持“高端化定位、大項目支撐和新產業帶動”。圍繞轉型升級,狠抓新興產業培育和招商引資工作,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狠抓實體經濟項目和擴大有效投資。貫徹落實省市“抓環境、抓項目、抓落實”精神,圍繞促進項目“早落位、早開工、早見效”,4月20日,長春市組織開展2018年春季重點項目開工活動,長春新區56個項目集中開工,拉開了項目建設的大幕,掀起了項目建設的熱潮。在長春新區,每一處如火如荼的建設場景,都令人感受到跨越奮進的足音;每一個重點建設項目,都描繪著新區磅礴發展的壯美藍圖。
項目數量多規模大 全力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項目是立區之魂,決定著新區發展的未來。今年,長春新區春季集中開工項目56個,總投資390億元,年內預計完成投資153億元。從投資規模看,億元以上項目38個,億元以下18個;從產業類型看,工業項目22個、服務業項目18個、基礎設施項目14個、社會事業項目2個。
在項目建設上,長春新區新區全面展現了“新區速度”,此次開工項目總體呈現出數量多、質量好、速度快的特點,對于新區迅速提升發展實力、加快趕超先進,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總投資50億元的京東集團長春亞洲一號項目,總投資37億元的普仁國際醫療健康城一期項目,總投資36.8億元的長春北湖新城吾悅廣場項目,投資12億元的中慶集團裝配式建筑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0億元的中關村信息谷創新中心項目,總投資7億元的晰晰馬鈴薯產業發展中心項目,總投資6.4億元的金賽生長激素項目……這些引領性、帶動性都很強的大項目開工,一批集聚性、標志性強的項目紛紛落地,這些實實在在的項目,為長春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將在做大經濟規模、優化產業結構方面發揮重要的支撐引領作用,通過這些龍頭項目的發展帶動,將大大提升新區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對于拉動全區經濟增長、提升發展質量效益、助推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推動吉林省高質量發展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建設數字新區 爭當吉林新一輪振興尖兵
當今,數字經濟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成為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支撐。做大做強數字經濟,不僅是傳統產業打破技術要素產業周期壁壘、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也是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新增長極的必然選擇。
目前,全國各地都在發展“數字經濟”,面對呼嘯而來的數字經濟大潮,吉林省提出打造“數字吉林”,長春提出建設“數字長春”,長春新區作為創新發展的試驗田和排頭兵,必須有更大作為,更要加快建設“數字新區”,利用區內大數據及先進制造業良好基礎,研究如何推進“互聯網+制造”,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為建設“數字新區”提供產業支撐。
在長春新區華為云計算中心,干凈整潔的機房內,云平臺已搭建完成,一臺臺嶄新的云服務器進入工作狀態,各司其職……華為云計算中心的投入使用,不僅會拉動長春市大數據產業快速發展,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長春智慧城市建設從理想變為現實,使數字長春建設實現質的飛躍。圍繞長春已有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訴求,結合華為公司云技術資源優勢,長春新區正與華為公司聯合打造四大產業中心,即東北亞高端智能制造支撐中心、東北亞大數據產業聚集中心、東北亞現代服務業支撐中心和區域信息消費中心。利用“互聯網+”模式完善產業配套,營造智能制造產業生態,助推長春產業轉型升級;充分發揮長春區位優勢、成本優勢和華為在大數據領域的全球領先技術優勢,將長春打造成大數據存儲及處理中心;利用華為云計算,重點服務于現代汽車、物流倉儲、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產業,吸引一批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來長春發展,推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在長春,華為云計算數據中心這樣一個項目正拉動一個產業快速發展。
京東集團長春亞洲一號項目也在此次開工項目之列,京東長春亞洲一號項目是集物資集散、倉儲加工、多式聯運、城市配送、信息處理、配套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國內一流電商營業(吉林)中心。京東在長春新區的落位,為長春新區發展數字經濟再添助力。
除華為與京東外,長春新區航天信息產業園在衛星信息技術應用上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不斷提升衛星及應用等產業的智能制造水平。北方化工灌裝設備依靠自主科技研發、發展成為我國化工灌裝行業自動化智能裝備領域的龍頭企業,裝配式建筑產業園、長德智能裝備園等項目發展前景無限。長春新區這些項目和企業在數字化、智能化方面風生水起,未來,長春新區將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弄潮兒。
建設開放平臺 打造開放型經濟體系
立足吉林看新區、放眼全國看新區、走向世界看新區,長春新區是吉林省融入“一帶一路”、面向東北亞開放的先行區和橋頭堡。
成立以來,長春新區建設以物流為先導、以貿易為龍頭,通過國際空港、國際陸港的建設使開放平臺更加完善、經濟外向度不斷提升,2017年10月,長春國際港開通,中歐班列首發,這是新區在對外開放邁出的關鍵一步。長春新區以此為突破口,加快物流基地建設,大力發展面向東北亞和歐洲的國際物流,真正讓新區成為“一帶一路”北線多式聯運的重要樞紐。
當前,在長春新區,鐵路綜合貨場、龍嘉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國際物流園、商務區等重點基礎設施和開放平臺正不斷加快建設進度,提高建設質量,盡早發揮效用,為長春新區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提供硬支撐。當前,長春新區重點抓好“兩港、兩通道、一國際商務區”建設。“兩港”即國際陸港和國際空港,國際陸港堅持招商引資和項目落位同步推進,加快物流園核心區10平方公里“九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年底前引進落位5個功能性、加工類項目,國際陸港作業區海關和商品檢驗檢疫監管場所,在長春海關和吉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正在積極爭取;國際空港重點實施龍嘉機場二期擴建及配套基礎設施工程,今年完成投資12.8億元,預計7月投入使用,同時積極研究增加新的國際航線。“兩通道”即國際物流通道和國際數據通道,國際物流通道依托已開通的中歐班列,盡早實現常態化運營,以物流為先導,加強與沿線國家的經貿交流與合作,促進我省更好地融入和服務“一帶一路”;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爭取年內實現運行,為長春新區企業提供高質量的國際通信服務,進一步促進外向型和數字型經濟發展。“一國際商務區”指龍翔國際商務中心,著眼于提升國際商務服務功能,重點推進龍翔國際商務區A區建設,包括龍翔國際大廈、創投中心大廈、科技館、五星級酒店、金融大廈等標志性建筑,今年完成百米以下結構封頂,同時采取市場化手段,積極推進B區建設。
風物長宜放眼量,未來,長春新區將依托稟賦優勢,以更寬視野、更高目標、更實舉措推動全面開放,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成為吉林省對外開放新高地。
項目科技含量高 為區域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
長春新區的“新”貫穿規劃、體制機制等各個方面,在項目建設上,也同樣確保建設的項目都是高質量、無污染的,可持續的。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項目即將建成投入使用,一批科技項目集中開工,促進新區走出一條質量更好、效益更高、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
航天信息產業園一期項目全部投產后,將達到年產30顆衛星能力,依托吉林省科技研發力量及國家級新區長春新區先進裝備制造、光電及衛星技術發展優勢,航天信息產業園項目建成后,將形成以衛星研發與生產為核心的產業集群,以及空、天、地一體化的遙感信息綜合服務平臺,對下游產業形成巨大的龍頭帶動作用。華陽玄武巖纖維項目采用世界最先進的纖維生產技術,投產后生產的超細玄武巖纖維、單絲玄武巖纖維將填補國內空白,擺脫對國外高強度玄武巖纖維產品的依賴,可以讓國家生產技術進步20年左右。建成后年產高強度玄武巖纖維及制品3萬噸,可實現產值15億元。長春金賽藥業生長激素二期項目的開工建設標志長春金賽藥業向著全球最大的生長激素生產企業邁進,向著百億級規模邁進,向著國際化發展道路邁進。將有力推動長春新區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發展,對于優化新區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發展水平都將起到重要作用。東北亞國際科創孵化中心項目主要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新區重要科技企業孵化載體和雙創平臺。長春中白科技園建設項目主要建設孵化廠房、綜合服務樓、產品展示中心及其他附屬配套設施等。另外,北方化工灌裝機器人生產線項目、長光宇航航天結構復合材料件項目等科技含量高的項目也在積極建設中。
圍繞這些科技含量高的項目,長春新區加快培育新興產業,緊盯世界科技發展前沿,著力引進人工智能、新材料、光電信息、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衛星和大數據上下游等新興產業。通過不斷引進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帶動產業優化升級。
“一年打基礎、兩年成規模、三年見成效”。新建項目拔地而起,續建項目漸成規模,項目建設有效拉動了新區經濟快速增長,為長春新區建設成為改革排頭兵、開放最前沿、創新最亮點、發展新動能奠定了堅實基礎。長春新區將以奮斗者的姿態把各項事業不斷推進,為推動吉林省高質量發展、走出振興發展新路交上一份亮麗的成績單。
北戴河家風故事展拉開帷幕
我市出臺礦山復綠“最嚴”考核辦法
祁陽縣自來水總公司冒雨搶修保供水
消防演練進醫院 普及知識送安全
我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專項督查
長春新區:打造數字新區 在振興發展新路上當尖兵作表率
采茶之樂
省公務員考試中山市現場資格審核地公布,考生可以上網查詢筆試成績
市民防辦開展人防工程維護管理標識牌試點觀摩暨“人民防空進社區”宣傳活動
濰坊市科技局赴安丘市核查“溫比亞”臺風災情房屋倒損情況
上海化工消防率先完成現役力量與企業專職隊換防交接
西寧大十字型高速網骨架建成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局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專項檢查
【高考進行時】愛心礦泉水贈給“愛心送考”司機
三部中國影片將亮相2018年威尼斯電影節
萬年投資評審把好“四關”
外媒:政府工作報告釋放中國擴大開放信號 力度“超預期”
本科普通批志愿明起填報 兩批次首次實行平行志愿
全省宗教工作會議在哈爾濱召開
倡導文明低碳祭掃 讓逝者回歸大自然——我市推行節地生態葬式葬法17載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