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出現了幾個萌萌的機器人,它們會說話,能交流,喜歡為患者解答就診過程中遇到的一切問題,是醫院最新引進的智能導醫機器人。
導醫機器人:掛號問路就找它
7月9日,當記者在市醫院見到機器人“小易”時,有不少患者正排著隊和它說話。市醫院信息中心主任袁方介紹,小易能夠與患者進行人機語音對話,準確為患者指路,幫助患者解答掛號繳費、體檢、取報告等相關就診問題,也能針對患者描述的癥狀簡單進行分診,指導患者到合適的科室就診。
目前醫院正在對“小易”進行升級優化,下一步將深度研發ai智能問診分診。同時,針對不會操作智能設備的老年患者,還將開發刷臉識別功能,患者第一次使用時錄入個人信息,以后看病,只需要站在小易面前,它就能通過臉部識別幫患者完成掛號、導診、繳費等操作。
物流機器人:跑腿送貨會賣萌
除了門診大廳的智能導醫機器人,在市醫院二樓檢驗科還有一個負責跑腿的物流機器人,名叫“寶寶”。記者見到“寶寶”時,它正停在墻角給自己充電。這時,檢驗科的醫生需要它跑腿送一份樣本,于是按了一下它頭頂的按鈕,寶寶張開了大嘴,醫生將一份化驗標本放進去,“寶寶”很快就把樣本送到了相應的科室。
在返回的過程中,一位醫生不下心擋住了路,“寶寶”抓住機會立即賣萌:“哎呀媽呀,‘寶寶’過不去了,‘寶寶’最近胖了。”逗得大家一陣笑。
袁方說,物流機器人主要承擔跑腿送貨的工作,“我們醫院要求檢驗報告必須在30分鐘內出具,以前人手不夠,標本攢滿一大盒送一趟,肯定會耽誤時間,現在有了‘寶寶’,它可以隨時送標本送報告。”
語音輸入機器人:自動打字幫大忙
“胸部正側位,見胸廓對稱,心臟大小形態正常,雙側膈肌光整……”在市醫院遠程影像診斷中心,一位老專家一邊看片子,一邊對著一個黑色的小麥克風口述診斷結果,而電腦則自動將老專家口述的內容轉化成文字,形成一份影像診斷報告。
這套系統叫做智能語音輸入機器人,袁方說,智能語音輸入機器人目前主要在住院部、醫技科室廣泛應用,一些老專家經驗豐富,但打字速度非常慢,配備了語音輸入機器人后,他們的工作效率有了顯著提高。此外,醫生護士們在交接班時也需要書寫大量的文字病歷,有了智能語音輸入機器人,大家的工作負擔都大大減輕。
記者 沈亞婷
生命無返程,安全記心中
88家農企農場擬獲692萬元扶持
精益求精 堅守智造
宣城干部群眾堅決擁護憲法修正案通過
安陽市婦聯來林調研基層婦聯工作開展情況
能聊天能賣萌 市醫院來了幾個機器人
流轉冬閑田種植景觀花
今年遂寧出口產品貨值開局良好
產銷對接服務京津
南京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信號 部分地區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
市文廣新局召開黨支部書記述職大會
鄲城:脫貧攻堅再推進協力打贏攻堅戰
靈武市餐飲單位“煤改氣、煤改電”完成89%
相山區獲評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區
東山縣市容局:依法拆除違建物,拆違控違不放松
十二年,走出技術中堅路
首屆無錫好桃品鑒活動舉行 評出10個特等獎
淅川縣老城鎮王嶺小學“陽光大課間”
雨山區安民街道鵲橋社區堅決打好禁放持久戰
市食藥監局召開黨組中心組(擴大)學習會 集體學習香港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