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市體育局以承辦省運會為契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緊緊圍繞籌辦備戰省運會為中心,在創特色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突破,全面提升寧德市體育水平和綜合競爭力,實現體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競技體育能力穩步提升,群眾體育活動影響面進一步擴大,體育產業呈現轉型升級,體彩銷售大幅超額完成任務,為加快寧德市體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建設基地創新平臺,全面提升競技水平。
2017年3月中旬,從國家體育總局傳來喜訊:寧德市少體校獲評“國家重點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2017-2020)”稱號。與此同時,古田、屏南兩縣少體校獲評國家高水平后備人才基地(2017-2020年)。這標志著寧德市少體校體育培訓水平步入全國高水平行列,為培養更多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和推動寧德體育事業蓬勃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在人才基地建設上,寧德市體育局以備戰省運會為契機,以市少體校為中樞,通過搭建人才培育“云”平臺,使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成為寧德市乃至福建省體育人才的搖籃。
(一)推行體教結合,打造高水平基地。市體育局為下屬體校確立“辦特色學校、育特長人才”的辦學目標,以創建優勢項目、打造項目品牌為重點,實施“品牌強校、特色興校”的發展戰略,努力提高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和輸送質量。搭建“云”平臺,通過多種渠道指導下屬各體校以科學選材、育才和科學管理為重點,不斷探索“選得好、留得住、教得好、送得準、效益好”的辦學成才規律,加強“體教結合”,與市屬中小學簽訂了就讀協議,保證運動員能夠到教學條件較好的學校學習。
(二)域內外聯動,促進人才共建,搭建交流平臺。通過推行市域內外聯動措施,加強多方合作共建,加大對外合作力度,促進教練員和運動員人才交流。采用“市聘縣用”方式,目前市少體校直接引進聘用高水平教練32名,安排至各縣(市、區)負責備戰省運會重點項目運動隊日常訓練和帶隊。市體育局通過共建、聯合培養和引進等方式,提升重點項目備戰水平:與武漢體育學院附屬競技體育學院簽訂聯合培養運動員協議,現在訓人數14人;與福建省馬江舉重基地簽署共建協議,引進重點奪金運動員;與福建省足球運動管理中心協作,從河南、北京等地引進運動員18人,共同組建福建省男子甲組(u14)隊伍;與福建省乒羽中心合作,引進2名乒乓球運動員……
(三)聘請高級人才,加強專家指導,搭建工作平臺。依據專家、顧問的指導意見,制定了89項重點專項工作方案,建立“五個一”機制(一個責任人、一個工作團隊、一個工作方案、一個工作流程和一個風險預案),排出重點工作進度表,明確工作任務時間節點,強化備戰項目督查,扎實推進籌備工作。
(四)建立人才獎勵制度,搭建育才平臺。市政府出臺相關文件措施,提高縣市尖子運動員輸送獎勵標準,從縣級體校到省級運動隊,獎勵金比原來提高2至5倍。同時,著手制訂符合現情的體育賽事獲獎運動員和教練員的獎勵辦法,為育才平臺的搭建提供制度保障。
近年來,寧德市培養輸送的運動員在各項國內國際大賽上屢獲佳績。目前,全市在省、市優秀運動隊集訓300多人,已補齊省運會全部28大項(原來只參加20大項),為實現2018年第十六屆省運會獎牌榜“保七爭六”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二、展示特色凸顯品牌,全民健身掀起熱潮。
隨著全民健身潮的到來,寧德市體育局通過打造品牌賽事、展示特色文化、為民辦實事、推進健身設施建設等措施,充分引導并帶動全民健身運動朝著特色品牌方向發展。
(一)打造品牌賽事,傳承優秀體育文化特色。福鼎“太姥山杯”全國山地自行車越野賽、霍童溪山地自行車邀請賽、屏南白水洋國際水上(皮劃艇)極限挑戰賽……如今,寧德市群眾體育品牌賽事亮點十足。2017年,還通過開展“創文明城、迎省運會”系列活動,承辦和舉辦各類全民健身比賽、展示和交流活動1800多場次。在已形成的閩東特色的品牌活動和賽事基礎上,繼續打造寧德山水生態體育,提升品牌賽事影響力、知名度。成功舉辦了“斗魚杯”中國·白水洋國際戶外挑戰賽、中國·福鼎“太姥山杯”國際公開水域游泳錦標賽、港澳臺地區三對三籃球邀請賽等6項品牌賽事,吸引體育愛好者20000多人次參加。
(二)為民辦實事,推進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進一步實施省、市為民辦實事項目,在全市建設14個城市社區多功能運動場、6個社區健身房、7個籠式足球場和4個門球場;對已過期的全民健身路徑器材進行更換,在全市更換新建25條全民健身路徑,解決部分地區健身路徑存在年久失修等安全隱患問題;舉辦第一套戲曲廣播體操培訓班和二級健身氣功社會指導員提高培訓班,培訓人員達200人。
(三)關懷老年人,加強老年人體育設施建設。將具有門球場、氣排球場、地擲球場等適合老年人體育健身的場地設施建設列入各級“十三五”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規劃、新農村建設和社區建設規劃,構建方便老年人體育活動的15分鐘健身圈。各縣(市、區)文體新局進一步豐富文體活動內容,更廣泛地開展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全年完成279個“老年人健身康樂家園”項目建設。國家體育總局于8月份授予寧德市體育局“2013-2016年度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
三、體彩銷售業績喜人,產業實力不斷升級。
2017年12月3日,“清新福建·游在蕉城”2017霍童溪國際山地自行車賽在千年歷史文化古鎮——霍童鎮鳴槍開賽,來自世界各地的660名自行車競技愛好者在美麗鄉村賽道上展開角逐。作為第四屆國際山地自行車邀請賽,此次比賽邀請了江蘇、甘肅、安徽三支專業車隊及國外選手28人參賽。賽場設置了山地自行車專業賽道和省內首個自行車技巧公園,提升比賽專業性和國際性。
自寧德市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實施意見》以來,寧德市體育產業結構和布局逐步優化,發展質量和效益逐步提升,以健身休閑業、競賽表演業、體育中介業、體育培訓業等為主的體育服務業逐漸興起,體育用品、體育旅游項目進一步繁榮。
開發競賽表演市場逐漸成為寧德市體育產業發展的亮點工作。寧德市積極引進具有國內外重大影響的體育賽事,將“三沙國際馬拉松賽”“白水洋國際水上(皮劃艇)極限挑戰賽”“霍童山地自行車邀請賽”等項目辦成傳統賽事。通過每年舉辦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國內外重大體育比賽,開發競賽表演市場;鼓勵體育協會走社會化、產業化路子,承辦具有一定影響的體育賽事,形成良好產業發展氛圍。
同時,寧德市發揮區域優勢,建立特色項目,加快體育旅游業發展。致力推進霞浦縣建造國際海釣中心和南方射擊、狩獵基地;福鼎市九鯉溪風景區建造攀巖和漂流基地;周寧縣九龍漈體育旅游休閑區等項目建設。通過承辦大型體育賽事和活動,吸引外地游客來寧德觀賽旅游,大力發展體育休閑旅游業,著力打造寧德體育旅游品牌。
體育彩票銷售額取得新突破。2017年以來,寧德市進一步改革完善體育彩票銷售管理體制,著力提升銷售渠道質量,加快非實體渠道建設,構建規范化、立體化的體育彩票銷售網絡,體育彩票銷售額實現逐年遞增。2017年,寧德體彩銷售額猛增,全年銷售額達到11.608億元,完成全年銷售額的221.77%,是去年同期的211.85%,銷售額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寧德市還通過整合全市體育、旅游、文化等各類資源,促進體育產業與其他產業的有機融合,實現資源的最佳效益;加強對體育組織、體育賽事和活動名稱、標志等無形資產的開發,加大對相關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等,扎實推進體育產業發展。
在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體育產業示范基地申報方面,寧德市2017年福建省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申報項目45個,確定擬補助23個;屏南縣白水洋·鴛鴦溪旅游區被評為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是福建省唯一一個成為“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創建單位;體育總局認定福建九鯉溪體育旅游項目為國家體育產業示范項目;福建傲維健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福建怡和電子有限公司被認定為福建省體育產業示范單位。
寧德市體育局將以“創建體育強市、建設健康寧德”為目標,以提高競技體育水平、深化全民健身運動、完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發展和壯大體育產業為突破口,夯實基礎、提升層次,促進寧德體育事業、體育產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承辦好第十六屆省運會,為寧德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
老司機為升級駕照網上找人“代辦” 不料被騙上萬元
商洛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12345便民服務熱線平臺知識庫信息采集的通知
市教育局召開上半年工作總結和下半年工作計劃會議
臺州調查隊推出“調查熱詞”助力調查研究
阜新市供銷社:做好駐村工作?發揮幫扶作用
著力備戰省運會 全民掀起健身潮
市港航海事局開展“迎雙節 走基層”活動
莒縣法院多舉措推進掃黑除惡
守護高考 朝陽交警在行動
大江美城話襄陽
大英縣召開現代農業園區鄉村振興戰略暨招商引資工作座談會
徐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徐州市空氣自動監測系統運維服務項目競爭性談判成交公告[項目編號:徐采談(2018)JSZJ007]
柯城法院春節集中執行完畢涉民生案件230件
深圳交警福田大隊組織開展第二場交通安全魔法體驗課
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為失獨家庭購買護理補貼保險
打造綠色經濟生態走廊
微笑通道
建功新時代 展現新作為
市水利局開展向鄭德榮同志學習主題黨日活動
聚焦重點 壓實責任 堅決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