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甲馬營的古東陽縣城遺址
□時云山
甲馬營村,今武城縣甲馬營鎮政府所在地,位于縣城西9公里處。
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始設東陽縣,縣城在今甲馬營村北1.5公里處。近年考古發現,其遺址位于運河河道下面4米左右。王莽篡朝后東陽縣被廢,隋開皇六年復設,開皇十八年撤東陽縣置漳南縣,縣治改設今河北省故城縣故城鎮。東陽縣治在甲馬營約240年之久。
相傳,當年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后,征戰途中曾路過此地,并在此下馬巡營,回朝后便奉此為下馬營,后演變成甲馬營,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甲馬營古村宅高街低,土木房屋,是典型的沿河民居。其布局多為同姓同族集居一處,村北多為周姓,村南高阜處居住者多為董姓,俗稱南新莊。
農歷逢一逢六是甲馬營大集,歷史久遠。自有甲馬營以來,歷朝歷代在此設鄉建鎮,管轄著運河兩岸幾十個村莊。
明清兩朝,甲馬營為運河重鎮和軍事重地,官府在此設有3個衙門:巡檢司、漕運所、水驛。巡檢司是一級軍事機構,先屬德州衛,后屬臨清衛。
老武城至甲馬營,沿運河兩岸建有墩臺,有駐軍輪守,緝捕盜賊,催趕漕船。巡檢司和墩臺制度一直延續到民國之初。 1973年衛運河擴大治理,裁彎直堤,甲馬營村搬遷至老村南1公里處,原村皆毀。
甲馬營昔日名勝古跡不少。明嘉靖《武城縣志》有載:縣治東北9公里處有耿將軍墓。經近年考察,此墓位于甲馬營電灌站西約1.5公里河道西灘之下。在嘉靖版縣志記載的武城前八景中,有“桃園朝露”景觀;在乾隆版縣志記載的武城后八景中,有“桃園春色”,皆指一處,即甲馬營北原有桃林一處,春時桃李盛開,芳香襲人,士人呼為小洛陽。鎮南有武城后八景之一的“龍灣煙樹”,有運河名剎浮云寺,有朝廷有名的“皇家口”。
時至今日,甲馬營的知名景觀還有甲馬營村的娘娘墳、徐莊村的龍頭松、占官屯村的張家古宅、甲馬營電灌站等。
強化整改落實 全面對標達標
市消委會提醒:空調維修暗藏“貓膩” 謹防“黑網點”
銀川展團今日亮相第十四屆文博會
貴陽市食藥監管系統深化“放管服”改革
許繼偉出席市安委會第三次全體會議
歷史悠久甲馬營
蘇州地稅局深化“放管服”改革 稅務注銷工作見實效
市重點局深入營房社區開展扶貧慰問活動
九江市公路局信息中心積極組織開展“安康杯”知識競賽活動
凸顯興化追求 彰顯興化特色 體現興化擔當
朝陽區年內將建57個全要素小區
舉報涉黑涉惡違法犯罪線索 瀘州最高獎勵5萬元
臨沂在省第四屆創業大賽中獲金牌創業好導師獎等
男童在家離奇“失蹤” 原是賭氣藏柜內
【通報曝光】瑞昌市通報4起扶貧領域違規違紀問題典型案例
買三七,看價格也得看質量
端午小長假火車票開售
臨泉縣單橋鎮:“五個聚焦”著力推進農村改廁、危房整治、巷道建設“三大戰役”
[雙創雙修]昌江城管嚴控節日期間“兩違”
上官吉慶在夜查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時強調 強化責任 嚴格監管 狠抓落實 堅決打贏“保衛藍天”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