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酒產業在一度低迷后重回上升通道,去年增速創近年之最——
加法
去年以來,50余家川酒企業發布了300余種創新新品,價格主要集中在50元—200元之間,呈現出了大眾化、低度化等趨勢
減法
川酒四大產區競相建立了嚴苛的技術和標準支撐體系,標準體系之下,一些“小、散、亂”的白酒小作坊正加速被淘汰
乘法
從農田到餐桌,一杯酒“鏈動”了有機糧生產、采購、釀造、儲存、灌裝包裝、物流、金融、文化旅游、營銷與銷售等全產業鏈
2月11日,位于綿竹市春溢街699號的四川劍南春集團里,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設計中英文廣告。再過幾天,中國春節到來之際,廣告將亮相美國紐約時代廣場,顯示出這家老牌川酒企業進軍海外市場的雄心。
時光回溯到5年前。在歷經“黃金十年”高速增長后,中國白酒業面臨產能過剩、同質競爭、質量不高等問題,一度跌至“冰點”。
中國白酒路在何方?歷史悠久、產業發達、品牌集中的川酒踏上改革求索之路。
川酒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奮力爭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刀闊斧淘汰落后產能,大力推動綠色、有機釀造,助推新生代川酒百花齊放,聯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聯手貴州加速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不斷擦亮川酒“金字招牌”。□本報記者周偉
產品謀創新
川酒企業發布300余種創新新品
本月底,2018年巴拿馬國際貿易博覽會將正式開展,該展會運營商廣州道博展覽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周文檳透露說,本次將有幾十種川酒新品參展,且在產品包裝、工藝、口感、營銷等方面將讓全球消費者對中國白酒“耳目一新”。
酒好也怕巷子深。在1915年舉行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川酒中的五糧液、瀘州老窖憑借過硬的品質斬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川酒之所以能百年不衰,關鍵在于堅守和創新。”從業60余年的中國白酒界泰斗級專家曾祖訓點評說。
在根植于心的創新基因驅動下,近一年來,川酒完成了一次自我革命。
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首先要摸準“需求側”的口味變化。中國千年白酒文化傳承至今,老百姓的需求有什么新變化?川酒產業展開廣泛調查,“好喝不貴”“健康低度”“時尚有趣”等關鍵詞凸顯出來。
瞄準需求銳意創新,生產老百姓喝得起的好酒。去年以來,在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水井坊、舍得、郎酒等名酒的帶領下,川酒大力拓展“民酒”市場,50余家川酒企業發布了300余種創新新品,如五糧液推出的冰爆、白麓,瀘州老窖推出的百調、桃花醉等。
“這些產品價格主要集中在50元—200元,呈現出了大眾化、低度化、年輕化、健康化以及香型多元化等趨勢。”省釀酒研究所副所長楊官榮分析。
有增便有減。去年,改制后的舍得酒業以壯士斷腕的精神,對與品牌定位不符、形象差、利潤差的產品全面停產。“目的是舍短暫、得長遠。聚焦核心大單品,打造一流品牌。”該公司總經理李強表示。
一增一減中,川酒面貌為之一新。在堅守川酒卓越品質同時,一系列創新性產品層出不窮,成為支撐川酒再度起飛的重要一極。
數據是最直觀的反饋——去年,規模以上川酒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257.2億元,同比增長16.1%,創過去四年增長速度之最。有此底氣,川酒明確,未來3年將再造一個千億元產業,主營收入鎖定3500億元。
產業謀“鏈動”
“一瓶酒”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川酒“產業鏈”正在不斷延長。在川南宜賓、瀘州,每10個人中就有1個端的是“酒飯碗”,而伴隨著川酒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這個比例還在不斷增大。
“中央和省委一號文件都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今年我想流轉幾十畝土地種釀酒紅高粱,開農家樂,端上旅游‘金飯碗’。”2月8日晚9點,群山環繞下的興文縣毛村顯得格外寧靜,而在村民趙秀蓉家,一場特別的“家庭會議”正在召開,剛打工回來的丈夫打算在今年大干一場。
作為五糧液集團精準扶貧的對口幫扶點,如今的毛村已經摘下“窮帽子”。去年,毛村村民收入水平提升了兩倍。
響應鄉村振興戰略,2月8日,我國首只鄉村振興基金——規模超100億元的五糧液鄉村振興基金正式拿到工商營業執照,“將主要投向以大消費、大健康、大休閑為核心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領域及符合鄉村振興戰略的企業及項目。”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表示。
一瓶酒釀滿園春。從農田到餐桌,一杯酒“鏈動”了有機糧生產、采購、釀造、儲存、灌裝包裝、物流、金融、文化旅游、營銷與銷售等全產業鏈。伴隨銷售業績的節節攀升,川酒釀造所需的糧食需求激增。僅川酒“六朵金花”每年所需有機高粱、小麥、糯米等糧食作物就超50萬噸,直接惠及全川上百萬糧農。每年高粱紅了的時節,瀘州老窖、五糧液等紛紛舉辦旅游節會,吸引游客前來高粱地“撒歡”。
從一粒糧到一杯酒,游客們都能找到自己的興奮點。在瀘州龍洄酒莊、邛崍大糧酒莊,游客可以全方位體驗川酒文化;在瀘州老窖私人訂制中心,游客可以diy調制自己最喜愛的白酒“配方”。而在該訂制中心所在的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依托瀘州老窖,構建起了釀造、物流配送、有機原糧種植、基酒儲存等6大主題園區,新增就業崗位3萬個,帶動周邊農民增收3億—5億元。
“從‘一瓶酒’出發,川酒已形成一條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富民產業,已成為名副其實的1×2×3的‘第六產業’。”四川大學錦江學院白酒學院院長張文學認為。
產區謀整合
川黔共鑄“中國白酒金三角”
“一杯白酒下肚,故鄉就近了……”春節前夕,旅居美國猶他州多年的四川人劉文康正四處托人快遞家鄉特產——白酒。令其感到不解的是,在越來越多“中國制造”擠上美國市場的今天,為何仍難覓四川白酒蹤影。
是沒有市場需求,還是有效供給不足?答案是后者。
如何破題?借鑒法國波爾多區域的做法,高標準打造全球頂尖白酒產區品牌,“中國白酒金三角”區域品牌應運而生。一個是白酒產量占全國三分之一強的省份——四川,一個是白酒利潤占全國三分之一強的省份——貴州,兩省聚力,共同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去年初,川酒行業代表團赴貴州茅臺集團考察,呼吁雙方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共同將“中國白酒金三角”建設成世界知名的白酒標志性區域品牌。雙方意愿高度契合,將在共同保護赤水河水質,建立產區白酒標準體系,抱團出擊進軍國際市場等方面開展密切合作。
在中國白酒金三角區域品牌整體統領下,去年以來,川酒四大產區競相建立了嚴苛的技術和標準支撐體系,瀘州市制定了《單糧濃香型白酒原酒生產技術規范》,宜賓市出臺了《多糧濃香型白酒生產企業良好行為規范》。
標準體系之下,一些“小、散、亂”的白酒小作坊正加速被淘汰。去年底,新成立的川酒集團整合了瀘州市135家酒類企業,致力淘汰落后產品,打造全球第一個白酒原產地地域品牌。
產區整合之下,川酒的數量和產能將下降,而與之相應的是品質和品牌將不斷提升。站在全新起點,今年五糧液將通過“一帶一路”國際名酒聯盟加速與國際名酒合作,推動建立國際公認的酒類質量和規范標準體系;瀘州老窖將繼續展開國家1573“讓世界品味中國”全球文化之旅;水井坊將繼續通過冠名《國家寶藏》等活動向世界傳播中國白酒文化。
“現身紐約時代廣場,我們就是要讓川酒站上國際舞臺,讓這塊金字招牌在全球范圍內發光發熱。”劍南春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原標題:發力供給側 川酒實現v形反轉
朔州市公安局通告
西安市殘疾人專職委員管理辦法(試行)
我市交警部門開展夜查酒駕統一整治行動嚴厲打擊交通違法行為
“天地源”杯第二屆中小學生書畫大賽今起征稿
擅自發布地震預警信息最高擬罰3萬元
發力供給側 川酒實現V形反轉
我市交通部門打造兩條公交文化專線
鄖西法院:集中約談被執行人 力破執行難
全市公安機關重拳出擊全力破案
關于滁州市智慧滁州暨信息化建設專家委員會擬入會專家名單的公示
全市黨委辦公系統公文寫作培訓會舉行
湘潭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推廣使用新型智能環保渣土車的通知
我市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啟動
武漢六旬老奶奶鞋子被偷 竟穿著滑輪鞋坐地鐵
堅守生態紅線 全力以赴打贏環保整治專項行動這場硬仗
咸陽市從2018年1月1日起全面啟用社會保障卡
訪調訴對接解民憂 妥善解決“辦證難”
朝天區三舉措確保項目投資“大比武”開好局
誰是不動產物權的享有者
市教育局考察新邵縣創市級“最美校園”建設